帝女登仙
戴孚〔唐代〕
南方赤帝女学道得仙,居南崿山桑树上,正月一日衔柴作巢,或作白鹊,或女人。赤帝见之悲恸,诱之不得,以火焚之,女即升天,因名“帝女桑”。今人至十五日焚鹊巢作灰汁,浴蚕子招丝,像此也。《广异记》
译文及注释
译文
南方赤帝的女儿学道得仙,居住在南崿山的桑树上,正月初一这天就衔柴筑巢,有时候变成白鹊,有时候变成女人。赤帝见了之后非常悲痛,诱导她却不能成功,就用火烧她,她就立刻升天了,因此被命名为“帝女桑”。现在人们每到十五日就烧鹊巢,留存灰汁,泡蚕茧成丝,就是比拟这件事。
注释
衔:含;口含。
悲恸( tòng):悲伤。
简析
此文讲述了南方赤帝女得道成仙的故事,她以柴筑巢,变化无穷,具有超凡脱俗的能力。赤帝见到女儿如此决绝的修行态度,虽然内心悲痛万分,但却无法劝阻。最终,他以火焚之,而赤帝女却借此机会升天成仙,桑树也因此得名“帝女桑”;此外,文中还提到与之相关的民间习俗,人们在农历正月十五这一天,会焚烧鹊巢,取其灰汁来浴蚕子,以期能够招来好丝。这正是对赤帝女得道升天的模仿与纪念,体现了神话传说对民间习俗的深远影响。
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
李白〔唐代〕
夫天地者,万物之逆旅也;光阴者,百代之过客也。而浮生若梦,为欢几何?古人秉烛夜游,良有以也。况阳春召我以烟景,大块假我以文章。会桃花之芳园,序天伦之乐事。群季俊秀,皆为惠连;吾人咏歌,独惭康乐。幽赏未已,高谈转清。开琼筵以坐花,飞羽觞而醉月。不有佳咏,何伸雅怀?如诗不成,罚依金谷酒数。(桃花 一作:桃李)
月夜忆舍弟
杜甫〔唐代〕
戍鼓断人行,边秋一雁声。(边秋 一作:秋边)
露从今夜白,月是故乡明。
有弟皆分散,无家问死生。
寄书长不达,况乃未休兵。